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锦衣卫承袭皇城司,这是个相当有历史的衙门。从大宋立国之初,赵宋的皇帝就缺少安全感。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弄来了天下,赵二更是坑了大哥,才霸占了皇位。
后面的皇帝虽然好一些,但是他们太怂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害怕……表面上讲和士大夫共天下,暗中却是派遣很多密探,了解朝野情况。
在仁慈的面纱之下,赵宋的皇帝,无一例外,都有着薄凉的心。不管文武大臣,只要有点名望,他们就会惶恐害怕。
所以诸如寇准、范仲淹、狄青、王安石,一路数下来,大凡想做点事情,能做点事情的,不是逐出朝堂,就是晚景凄凉。
每到变法的关键时刻,赵皇帝只能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这毛病直到赵桓这里,才有了改善。
不过由于战事需要,在赵桓的手上,情报部门快速膨胀,监察内外,无所不知。
这也造就了如今的锦衣卫,他们出手,几乎是一击必中,没有半点客气好说。
才一个月的时间,光是京城被抓的官吏就超过了三百人,另外各地的转运使,知府,知州,通判,县令……落入法网的也有几百人之多。
诸路转运使更是重灾区,足足有三分之一,先后被拿下。
朝野上下,无不胆战心惊,战栗惶恐。
传说有官员在离家去衙门之前,都会留下遗嘱,等晚上顺利回家,庆幸又是平安的一天。
能把官吏折腾到这个地步,锦衣卫的恐怖,不言自明。
当下朝中的重臣,悉数聚集在了政事堂,大家都在看着赵鼎。
“首相,天下之望,万众倾心,大家伙都看着您呢!”御史中丞胡铨痛哭流涕,“赵相,再不站出来主持公道,只怕一切都晚了!”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擦眼泪,着实伤心。
另一位同样姓胡的官吏是胡闳休,他躬身恳切道:“赵相公,眼下官不聊生,人心惶惶,朝不保夕,朝廷的政务根本无暇处理。大家伙都觉得命悬一线,生死未卜。照这样下去,大宋朝几乎亡国啊!”
一个又一个的官吏站出来,大家伙的意思也都很明白。
必须让官家停下来,不能继续下去了。
京城官吏被抓,地方官也保不住,赵官家到底要干什么?
难道明君圣主到了一定时候,都会变得糊涂?
自毁长城,把好好的局面断送了?
众人既惶恐,又痛惜。
到了这时候,如果还不敢劝谏君父,那就妄为朝臣!
何栗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在下愿意打头阵,若是不幸被官家治罪,还望大家伙能前赴后继,不避生死!匡扶正道,义不容辞!”
这位说完,转身要走。
哪知道赵鼎突然怒喝:“站住!”
何栗咯噔一下,终于停下了脚步。
赵鼎沉吟少许,重重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谁也躲不了,你们随我一起去面见官家!”
首相赵鼎,次相李若水,三相徐徽言,尚书刘子羽、胡寅、吕本中、林景贞、胡寅、何栗、御史中丞胡铨等等。
几乎大宋朝廷的核心重臣,悉数赶到。
面对群臣,赵桓依旧坦然淡定。
不得不说,这些年的养气功夫,已经让赵桓处变不惊,就算是泰山崩塌在眼前,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
“朕知道大家伙的意思,不过是觉得朕有些过了……这事情对错,朕打算先放在一边。”赵桓笑呵呵道:“朕想要说的是,官制改革到了政事堂,有些事情已经不能躲避了。”
赵桓一句话,就把主导权拿在了手里。
“朕一直就不喜欢这个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明就是宰相,非要弄个乱七八糟的衔,无非是想削弱宰相名分,弱化职权、只是名不正,言不顺,又怎么统领百官,辅佐君父?”
赵桓很不客气道:“朕不能继续糊弄事下去了……从今天开始,废除同平章事,改称相国!”
赵桓这句话说完,在场诸臣无不惊骇不已。
虽说大家伙有所准备,可真正公布出来,还是让人措手不及,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会这么容易说出来!
大家伙都是老油条,对于权力的运作并不陌生。
前面提到过,宰相能够和皇帝抗衡,强大的宰相,甚至能架空天子……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宰相凭什么啊?
是品级吗?
比宰相品级高的官职不少,且不说宗室王爷,光是什么太师,太傅,太尉,地位尊崇,品级也高,甚至还有中书令,平章军国重事这一类的职位,凭什么都不如宰相权柄重呢?
这就要说,权力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体系,是你的命令下达之后,有人去执行,去变成实实在在的政令,这才叫权力!
不然你在皇宫里,天天喊着群臣皆可杀,根本没人替你做事,那就什么权力?不过是键盘侠的抱怨而已!
所以相权的恐怖的在于,手里握着一整套行政体系。
秦汉的宰相,是有一套相府属官,去落实政令的。
到了隋唐之后,虽然名义上宰相权柄有所下降,但是整个行政体系更加严密合理,宰相可以通过层层官僚体系,落实自己的意图。
其他任何高官,包括皇帝在内,都没法越过政事堂,不经过宰相,直接给官吏下令……这叫乱命,是可以不予执行,甚至是驳回的。
弄清楚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所谓宰相,不管是叫相国、尚书令、尚书仆射、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本质都是一样的,权柄在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既然如此,那历代皇帝还折腾什么啊?
不停该换宰相身份,把官职弄得乱七八糟,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显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相权不等于某个人,一个才智卓绝,手段过硬的宰相,的确能架空天子,所以……要想防止被宰相架空,就只有不断更换宰相。
这时候再看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豁然开朗了。
大宋除了立国之时,赵普曾经长时间独相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几个宰相并列……而且首相不断更迭,平均一两年换一个。
像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那么大的改革,只给了一年多时间,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王安石主持变法,也是两度罢相。
其实何止是宰相,就连权知开封府这种位置,也不能长时间担任。以开封府尹名传后世的包拯,实际在开封府干了还不到一年,就被调走了。
那么有名望,还那么能干,万一哪天学驴车战神怎么办?
什么人都忌惮,大宋的皇帝,基本上都权力魔症人了属于是……
和他们比起来,赵桓显得要大度得多。
恢复相国称呼,名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