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个时候王易也闻声赶来:“怎么回事,好不容易弄好怎么又坏了?”
“老师,应该是这次用两根绳索把所有的机关都连起来了,所以铁片振动得过于厉害,绞盘撑不住那么大的力,就把绳索给绞断了。”那个童子娓娓道来。
王易道:“哎,张力,这次的确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你们试着用多一些绳索,多加几个绞盘,难弄的地方叫工匠队的人过来帮忙。”
王易见张力会意地点点头,便走开了,一面又自言自语:“以后还是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吧,只不过这样子防守岂不是没有意义?这种机关只能进行‘点攻击’,虽然可以射击石头,但是威力也不大……”
这取名为“千军万马拦”的东西全是王易的个人设计。童子军在平丘伏击彭脱,干了一场漂亮仗,那个时候王易就是要教授学生们耕戈,或者说是弓阱的技巧的。只不过标准的耕戈比较容易学会,而王易要在创意上寻求突破,他希望借助耕戈的传动形式来设计一种新的器械,一来有助于军队的防御,二来可以帮助童子们开拓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思考中,王易从中国传统弩的自身的结构中获得灵感。
中国传统弩的结构,主要是用扳机上的牙扣住弩弦,同时一个有很强弹力的钩心扣住扳机。在拨动扳机上的悬刀的时候,扳机整体将钩心下压,这个时候弩弦因为失去了扳牙的阻挡成功脱离,击中箭的尾部将箭矢射出。
王易就把这套基本的击发结构搬到了看起来与弩风马牛不相及的拒马上。悬刀被绳索替代,铁弦充当钩心的作用,而扳机上的牙不再阻碍箭矢,而是扣住一支锋利的长矛。当拉动绳索的时候,铁弦在它的弹力的作用下迅速将扳机下压,锋利长矛挣脱阻滞后凶猛地刺出。如果要继续攻击,只要像给弩重新上弦那样就可以了。
改装成进攻型的战斗拒马因为体躯庞大,留下足够的空间可以添加耕戈的传动形式和部分结构,这样只需要拉动其中的两三根绳索就能够使上百架同时发力,并且还能发射箭矢和石块。但材料的问题使得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些防御工具可能沦落为一次性的工具。而且这种东西外表花哨,但实际功用并不理想。
不过王易还是以教授童子以实践的本领和创新思维为主旨,他也不冀希这种东西能给他营盘的安全保障。
看着那些少年们有条不紊地找来工匠进行修理,皇甫嵩心潮无法平静。在他看来,将这种“千军万马拦”放置在营盘中,可以大大提升士气,在遭遇敌方夜袭的时候能够增强士兵的信心。它甚至完全能够阻挡敌人的第一拨夜袭。皇甫嵩还觉得这种东西可以放到阵前厮杀,带两方军阵弓弩尽发,短兵相接的时候,本阵士兵可以推着这种武器结成队伍冲上去,给予敌人意外一击。
皇甫嵩叹了又叹,暗忖王易名不虚传。
陷入痴呆的皇甫郦被叔叔一把拉醒,他急忙从后头追上了自己的叔叔:“叔父,这个扬州人不简单吧。”
皇甫嵩道:“的确如此,很难相信他只有十九岁。”
皇甫郦道:“侄儿惭愧,十九岁时还在家乡厮混,要不是叔父后来提拔,真不知……”
皇甫嵩扬手打断皇甫郦的话:“你弱冠未久就随我从军厮杀,颇建战功,无须妄自菲薄。刚才为叔已有了击破蛾贼的计较,决定就在这几日,不过要侄儿你作先锋。”
皇甫郦听到皇甫嵩的夸赞,立即精神抖擞;又听到自己即将担任先锋,兴奋之情溢于表。他想开口询问细节,却被皇甫嵩示意移地再叙。
中国弩机的击发装置结构精巧但比较简单。在崇尚远程火力,崇尚用非接触式进攻瓦解敌人大部分战斗力的古代中国,是个工匠都能很轻松地掌握这套原理。可是因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人们的创新思维或因为遇到瓶颈而自决,或受到历史背景的阻挠,导致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在这个工匠和商人地位都十分卑贱的时代,王易想通过亲力而为来改变人们的偏见。
摆弄好防御器具,同时抽调出一个队的童子军值班操控这些危险的器械后,天已经黑了。这个时候王易全新的营盘外热闹了起来,前来送礼想和这个新锐交个朋友的人几乎快把那狭小的空间填满了。若不是营盘大门紧闭,那些年轻的少年兵也丝毫没有被对方的花言巧语弄懵,王易更没有见客的想法,恐怕大门已经被汹涌的人潮突破了。
皇甫嵩似乎对军队中发生这样的事不是很满意,听闻此事后,他拍案道:“既然在我军中,怎能如此乖张,寻衅滋事!”马上派出一支队伍驱散人群。
然而外头仍有杂气杂八的声响,这让所谋多虑的王易难以入睡。他听闻满荣又出了营地侦察敌情以至不能与他一叙,也有些不快,只能从书箧里找出一本《论语》看了起来。
这本《论语》是真正的裸本,除了每篇有个标题外,没有任何名家的注释,上头只有王易用鹅毛制作的笔蘸了墨写的批注。东汉时期的儒学大家郑玄根据西汉帝师张禹的《张侯论》,并参考了《齐论语》和《古论语》作了《论语注》,这本《论语注》也就是今本《论语》。郑玄还从每篇的头一句中抽出一个词语,作为全篇之题,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在皇甫嵩的营帐里,皇甫郦仍然在称赞王易的英武,但是老于世故的皇甫嵩在应和后思考了良久,他叹道:“王易少年英气勃发,难能可贵。但是在这个年纪不留意于乡党,却是他的一大疏忽了。”
在这个喜好清谈评议的时代,乡党的品评对一个人的仕途非常重要,他甚至能够左右一个人的阶层身份。曾有人在朝廷名声煊赫,功绩累累,却因未在乡里做事而没有被授予士名。也有朱治的儿子朱才,十九岁起就开始跟随孙权四处征战,但因为长期没有留在故里,因此被乡人怠慢,如果不是他后来回到故乡老老实实做了些事,他的进阶很有可能受到极大影响。
皇甫嵩可谓一语中的。
但王易是深谋远虑的,他考虑到自己是穿越过来的“黑户”,不能孑然一人,因此他为将来打算,早就作好了计较。
譬如王易让在身前伺候的王良读《尚书》,王让读《礼记》,王温读《孟子》,王恭读《诗经》,王俭读《韩非子》。而这些人每天又都会到王易这里学习《论语》。
王易是有意将这五个人培养成司仪。在这个时代的士族的许多场合,必须要精通诗书和经典的人来主持。王易既然为自己编排了一个士族的身份,那么他必须要有能力来驾驭符合他身份的场合。而这些人也正是为他日后叱咤“乡里”而精心培养的。
这五人,以汲取传统养分为主,吸收王易的科学知识为辅。而童子们则是吸收王易的科学知识为主,建立与这个时代相符,且又能被王易控制的价值观为主。
从小就在家庭熏陶下读经的王易,在接受了更多教育后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林语堂,李零,杨伯峻等专家关于《论语》研究的著作王易也看过一遍,他知道这些古典名著其实可以被多种方式解读,思维不能局限于当时当地。
和“万世师表”下的那张画像不同,王易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所以尽管王易教授童子军们文化知识的时候是以《论语》为基础读物之一的,但在阐述文章道理的时候,他更加入了自己的东西,有时不仅对孔子的某些言论加以严厉的批驳,他甚至把其他学派的思想也揉杂进来了。《墨子》的兼爱思想被他彻底灌输到童子军的脑海中,因为孔子的爱是有等级限制的,这种思想塑造出来的军队再伟大也跳不出封建时代。在兼爱思想熏陶几个月后,王易组建童子军时,士兵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实行,严厉的纪律和亲自执法的队正,都没有受到童子军的怀疑,因为纪律中也有人性化的闪光点,而队正更是活生生的人,在对触犯纪律的士兵执法完毕后,他们也会偷偷地登门为伤兵谈心、分食、甚至掖被角。而王易新设置的司号员更加强化了队伍的人性化建设,他们在下面联络每一位战士,在上面联系王易,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王易希望他和童子军之间出现孔子与他弟子间的那种轻松的氛围,王易甚至更希望童子军们牢记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而非主仆关系。孔子与他的弟子关系很融洽,在学术上,孔子在很多时候没有争夺话语权,譬如卫君等待孔子治理国政的时候,子路就问孔子先做什么。当孔子说先正名的时候,认为非常不妥的子路就敢于直言不讳,他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先生的迂阔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这又何必去纠正?)
孔子当时一定很不开心,他先说:“野哉,有也!”(好粗鲁啊,仲由!)但他随后并没有表现出后世那些所谓专家们的清高孤傲,对子路置之不理,更不像某些人面对发出质疑的草根读者时说,你必须是清史专家才可以和我对话。孔子陈其理,说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样的智慧哲理,有力反驳了子路的观点。
学术讨论固然有门槛,但一旦发生讨论,就不要桎梏于等级。只要大家都是在认真并且诚心地在共同讨论和研究。王易希望他的童子军们明白这一点,他要让童子军们知道,为什么“丧家犬”孔子能够教出七十二个贤者,能够让儒家发扬光大。而能言善辩,创立与儒家并为“显学”的墨家的墨子,却不能阻止他的学说在后世销声匿迹。
这五人照例是先读半个时辰书,然后与王易作互动,师生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