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转眼间,小海棠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除了鼻子上有一块儿小小的疤痕,小姑娘简直乖巧得捧在手里就要融化一般。
她即将从谢家坝村的幼儿园毕业,在经历一个短暂的暑假之后,就进入一年级了。
小家伙运气不错,能够在六岁的时候赶上读一年级。
之所以说“运气不错”,是因为石桥乡村里的小学没有一所“完全小学,一般只有两到三个年级,年级的设置都是跳跃式的。比如谢家坝小学,它现在就只有三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毕业了,接着招收一年级,所以在农村很多地方,并没有“适龄入学”这一说法,赶巧的能够在五六岁上一年级;赶得不巧,有三四岁上一年级的,也有八九岁才等到一届毕业的。
与杨家湾村小不同,谢家坝小学的两个老师都是公办教师(杨家湾村小虽然有三个年级,三个老师有两个是民办教师),其中一个是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谢国志——也就是小海棠的叔叔。
村小的老师都是“全才”(其实是无奈之举),他们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等要求开设的课程,全都是一肩挑。上课也没什么固定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的家里都还种着地,农忙的季节,他们往往是上半天课,种半天地。
所以,你看着有的老师,牵着牛、扛着犁去教学,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说完谢家坝和杨家湾村小,不得不详细说一下石桥乡李宦寺村的小学。
这所学校在砚台山北面的山腰上,村里也有三个教室,三个公办老师。其中一个,叫做王广文!没错,正是几个月前在砚台山顶唱着山歌的王广文。
这是广文想到的一个万全之策!
几个月前,广文嫁接完那一片橘园,他和淑芬的爱恋更加炽热。
淑芬的山歌没有传到山顶,却传到了广文的心里。直到山下传来了淑芬娘的声声呼唤,广文才跟着杨泽富一起到了那片竹林深处的人家。
淑芬刚从井水田回来。裤脚边上还沾着稀泥巴,她在秧田里抓来的泥鳅和鳝鱼在竹篓里蹦跶。
“你来了?快到屋里坐!”淑芬红着脸,看着满头大汗的心上人。
“嗯,林场那块儿土好得很。我已经拷了十六棵了,两三天就能搞完!”
“你们家小秧已经全部摈了吗?”
“我是温室育苗,不需要摈,到时候直接栽大秧就可以了!”
淑芬娘从屋里舀来热水,倒了一些给回来的人洗脸。剩下的倒进桶里——杨泽富正在给他打来的斑鸠拔毛。
“我前年搞过温室育苗。没成功,你有把握吗?”
“我已经揭掉薄膜了,从秧苗长势来看应该没得问题。农技站的技术员来做了些指导,应该明年就能推广!”
“哦!耽误你时间了……快到屋里坐吧!”广文洗完脸,淑芬把他带到了堂屋里。
杨泽贵杵着木拐,背着满背篓草木灰,在太阳底下往地里走。广文刚刚坐下来,赶紧起身去帮忙。
淑芬也没有阻拦,到厨房里去帮娘炒菜去了。
“淑芬,广文真是个好娃娃。这么多年,一直和你这么好!”
“娘,他确实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