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孔明大呼老狐狸(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孙策又是一拍惊堂木,然而堂下被五花大绑的潘临,却是先开口了,喊道:“都说秦公爱民如子,那紫禁城上,也写有民族大团结的字迹。我山越上下十分钦佩秦公仁德,本以为吴侯乃是秦公大徒弟,就算没有秦公般仁德,也是大义之人。谁知不然,多次出兵残害我山越,令秦公之名蒙羞。”

孙策大怒,道:“师父,事情不是这样的。”又喝潘临道:“你不服管教,下山劫掠,残害百姓,我才讨伐你们。”

潘临也是怒道:“我们都是被逼上山的,我潘临其实就是汉人,家中良田被士族抢夺。”他怒指张昭等人,“你可知道这些人,杀多少百姓,多少百姓被他们欺凌,过着暗无天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你不管这样的事情,却来杀我们这些落难之人,你也好意思说你是秦公的徒弟。”

“你……。”孙策拍案而起,一时无话可说,就是怒视张昭等人。

士族对百姓的剥削,那跟后世的地主老财是一般无二的。士族又鼓吹天命,贱民、寒门、士族,都是命里注定的,以此将他们的剥削合法化。这说法放到后世纯属扯淡,但在这个迷信,敬天的时代,却是非常好的说法。历代天子都鼓吹自己是上天之子,代天治理天下,就可见一斑。

然而,士族又都愿意成为有德之人,因此张昭等人脸色微变,眼观鼻鼻观口,揣着手不说话。

秦峰也知道,山越是一个统称,里面有许多少数民族,后来的傣族、彝族、瑶族什么的,都是山越繁衍。这个时候说起来,还真是逃难融合进山越的汉人多一些。

张昭忍不住,终是站出来道:“自古以来……。”

秦峰冷哼一声,截断道:“自春秋一来,世家崇尚清谈,以有德之人教化万民自居。然尔等的土地上,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家无余粮,张大人作何解释?”

张昭忍了忍,没敢再吭声,退了回去。

若是秦峰的地方,早收拾了一些人。但他知道江南门阀,又和北方不同,根基更加深厚,若无仔细筹划,反被反噬。

于是秦峰也没多说什么,就召孙策单独说话。

后堂里,只有秦峰和孙策两个人。

秦峰道:“山越是杀不完的,还需体谅下情,为山越寻找出路,才能真正解决山越问题。解决了山越问题,就能增加人口,同时削弱士族对地方的控制力。这件事情是个契机,可告诉潘临他们,下山投降,给于土地。”

孙策脸色难堪,道:“徒儿这里的情况不及师父治下,被世家掣肘,恐难没有多余的土地安置山越。”

秦峰后世而来,岂能不知江东门阀的厉害,远胜中原北地。江东门阀很抱团,孙策能够震慑他们,建立一方势力,已经很了不起了。后世吴国一直没能打出去,门阀的掣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

他就说道:“山越不是杀伐能够解决的,还需教导收为己用,声势起来后,江东世家之势,也能因此解决。”

孙策治理江东,总是被世家牵制,许多政策的实施,还要看世家的脸色,他也是头疼世家。

后世里,富饶的江东岂能只有二三万兵马对付曹操。实乃更多的兵马皆是世家部众私兵,张昭等人都是主降派,因此都不出兵,以免失败后落给曹操口实。

孙策深知秦峰说的有道理,但他没有土地安抚山越。

秦峰又道:“也可以此为契机,先和山越缓和下来,再作打算。”

秦峰就和孙策返回前堂。

秦峰道:“潘临,你也说你是被迫山上,你可愿下山?”

潘临细看秦峰,半天后道:“若是秦公作保,吴侯写下文书,给我山越土地,我山越愿意下山。”

“大头领!”彭绮等人焦急起来。

潘临示意不要乱。

秦峰闻言欣慰,显然,潘临也不愿打打杀杀,也愿意为山越奔个好前程。这说明潘临是个有义理的人,是个可用的人。

其实山越百姓在山里也不好过,常年饿肚子,因此死人不少。若能下山安稳生活,他们也是愿意下山的。

秦峰知道孙策暂时拿不出土地,说出来还有失颜面,于是秦峰就道;“既如此,你们且回山去听消息。”

潘临等人大喜过望,拜道:“多谢秦公不杀之恩,必定报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