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默契(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中原大地老百姓有个习惯。

老百姓只要能活得下去稍有些许的财物积累,村里就会设法集资筹措在村里建庙、盖戏台。

以农为本,农耕社会推崇“耕、读世家”,家有薄田三、二分,屋有读书声朗朗,最好再出个秀才、举人之类,讨个功名,那就是祖上积了阴德,后辈儿孙身上显灵了,总归是好人家。

几千年的传统早深入老百姓骨子里。

而评价一个村庄好坏,村庙大小与戏台档次是最有说服力的建筑物。

庙会、戏台是小农社会中聚人心、承人文、宣教化的中心。

要是没了戏台,仅仅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着实过于单调乏味。

就连鬼子来了也仍然保持着这个风俗。

如果哪个村能请上有名的戏班驻唱三两天,就连炮楼里的小鬼子都会前来凑热闹。

参加庙会、看戏是百姓们一年到头难得的聚会、娱乐机会。

而甚至少抛头露面女人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去看戏。

唱戏却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戏班子需要村里大户出大头,而且还要挨家挨户集资。

在这能饿死人的年月,老百姓都在为了生存扎挣。

除了那些投敌的伪军以及维持会长汉奸们,平原上的村子根本请不起戏班子.

这一回分区搭台唱戏,立即在附近的十里八乡村里的堡垒户中悄悄传开。

八路军保密措施不是盖的,能被评为堡垒户的人家,家里必须有人参加八路!

堡垒户平时参加学习提高觉悟,与鬼子仇深似海,可以说就算全家死光也不会向鬼子汉奸通风报信。

员们赶到村里的时候,村里村外早人山人海。

戏场一群群半大小子却耐不住性子,在村里占战区。

在火把光影明暗中,竟然还有卖糖水,卖葵花子,花生的小贩在热情叫声张罗,热闹非凡。

看戏的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甚至还有适逢找对象年龄、或者向来相好的男男女女们,趁这个机会亮相或者私下里捉对吐衷肠。

跟着分区战士挤进戏台附近,戏台上早演得精彩纷呈。

道口烧鸡味道确实很好。

可惜适逢乱世加大旱,连人都几乎没吃的,小鸡崽子要长大更是谈何容易。

成天哀声叹气的罗富贵,以前小时候跟老娘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一时间想起饿死的老母亲,有些发懵,不知咋的.竟然从眼角滑下了几粒儿泪珠.

看到台上正在演老百姓反抗伪军征粮的戏,心里终于不再郁闷,盘腿坐在地上非常转注。

戏台上那个明明是个年轻姑娘扮演的老大娘,他下意识认为那就是他娘.

有些可惜,自己老娘好像没那么大的胆子.

为防泄密,师特务营将学员及护送队伍都看得很严,谁也不准私自行动。

马良在罗富贵旁边坐下后,趁后边分区学员不注意,掏出一个油纸包塞到罗富贵怀里。

罗富贵闻到烧鸡的味道,立即从戏里回过神,抬手拍着马良肩膀:“马良,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亲兄弟”

说着话目光投向戏台,继续去看他老娘

马良将另外一个油纸包塞给胡义旁边的小红缨。

旁边的九营学员们谁都知道油纸包着的是什么东西。

咽着口水装着没看见。

时间不长,一个油纸包开始在九营学员队伍中传递.

大狗警告:“一人只有一片,谁要是敢多拿,我要他好看”

油纸包中是卤肉,至于是什么肉,凭难撕咬的程度判断,应该是马肉或者骡子肉

很意外,戏台上报幕的竟然是宋小瓷!

火把光线摇曳,坐在前边的是八路军战士,巴掌都快拍烂了,比刚才唱戏结束还拍得欢。

坐得远的根本看不出宋小瓷长相如何。

跟着,戏台上上来一群打着腰鼓的女人.

台下立即群情激奋,不少人竟然原地站起来,跟着扭.

其实扭秧歌主要流行于陕北以及山西,在分区一带并不怎么流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