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锦州,国号纪年(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实在是救民军这次扩张太快,一下子覆灭大明,吞并了太多地方,人手严重不足。

能够分出两万进入关外,已经是考虑到关外情况特殊了。

但是随着接管的地方越来越多,救民军的数量渐渐分散,已经不足以支持继续扩张了。

总不能,到时候就用几十个人守城吧?

他们虽然要比普通人强出许多。

但是,却也没有达到无视人数差距的地步。

如果数万清军攻城,几十个人无论如何也是没法抵挡的。

所以,哪怕王朝也想快点收复辽东,但是却也不得不暂停进攻。

另一边,在彻底占领整顿了京城之后,众人又一次的纷纷上书王朝,请求王朝建国称帝。

这一次,众人并未进行私下串联,而是按照自己心意上书。

这一回,王朝并没有拒绝。

一时之间,武昌、王智渊等人皆是不由的大喜过望,开始商讨建国事宜。

只是,众人在商讨年号与国号的时候,却总是感到有些不尽如人意。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也都并没有确定下来。

最终,众人还是将问题摆到了王朝面前。

看着面前众人列出的年号,王朝同样也是忍不住的犯了选择困难症。

对于国号的确定,不仅是对一个名称的选择,更是对国家身份的界定,文化传承的延续,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这一决策,将深刻影响国家形象,以及在这个世界的定位,所以众人方才是讨论来讨论去,一直都是犹豫不决。

摆放在王朝眼前的众多备选名称中,诸如“乾”、“坤”、“华”、“夏”等词汇,都有被众人拿出来讨论过。

而这每个词汇,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象征。

例如,“乾”暗示刚毅与力量,代表着国家的坚定为民之意和强大实力;

“坤”象征柔韧性与包容性,体现了国家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华”代表中华文化的繁荣,彰显了华夏源远流长的历史;

“夏”则是对古代文明的致敬,表达了国家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辈的敬仰等等。

这些国号的提出,不只是众人争论纷纷,就是王朝也都是有些犹豫不定,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更好。

在纪年体系方面,年号的制定,同样承载着对新时代的展望和民众的愿景。

“圣皇”这一称谓在众人的讨论中,被频繁提及,大都中意于此称号。

它不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威,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繁荣与福祉的追求。

它同样也体现了,广大百姓对于王朝的崇敬和信任,也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终,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王朝这才招来众人。

东暖阁,在众人见礼之后,王朝直接开口说道:

“诸位,国号之事,关系重大。

我们觉得我们既要传承先人的智慧,也要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我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天朝上国,此乃天意,也是民心所向。

如今,我在经过思索之后,欲直接以‘天朝’为名,以彰显我华夏之伟大。

你们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皆是一惊。

他们没有想到王朝会提出如此大胆的想法。

天朝?这也可以成为国号的吗?

不过想想,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谁规定国号,就必须是以秦汉唐明为准了?

再说了,如今天王临朝,神通显世,救民军治下,几无饥饿百姓,这是往日梦中,也不曾有过的盛世景象。

这与那传说中的仙界,也没有多少差别了吧?

更不用说,凡被王朝册封者,都能够调动一地国运,拥有远超想象的神通,这与那传说中的仙官仙吏,又有什么区别吗?

并且,听说天王还在编纂法术课程。

那在以后,是不是人人都可学习法术了?

那是不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所有百姓,都将掌握神通术法?都是神仙中人?

这么一想的话,以天为名,还真的是恰如其分呢。

越是思索,他们越是能够品味其中深意。

是啊,以如今救民军,以及王朝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为何不能以天朝为名?

“天王圣明!”

武昌踏步而出,神色激动的躬身一拜。

其余众人见此,也是不由得起身下拜,口中大声高呼。

“天王圣明!”

“诸位请起.”

王朝笑着让众人起身之后,便就继续说道:

“至于年号,我觉得也不用特意取什么年号.”

“这”

王朝话语未落,武昌便就有些坐不住了,立即便要起身反驳。

然而,他还没有站起身呢,王朝已经挥手制止,继续说道:

“我觉得吧,我们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天干地支辅以皇帝年号的纪年方式。

直接就从老祖宗那里算起。

黄帝乃三皇五帝之交,是我华夏之始祖,我们完全可以用黄帝纪年嘛,时间从那里而起。

也更能彰显我华夏之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众人听着王朝的讲述,纷纷陷入沉思之中,这确实有着几分道理。

以黄帝历纪年,这样做不仅能够彰显华夏的伟大与辉煌,还能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当然了,一些推算不准,不够方便的地方,也是可以参考西历进行改进的。

再又经过大半天的讨论之后,众人终于是决定,新国号就选用“天朝”了,旨在凸显天朝的伟大地位。

同时决定弃用传统的年号纪年,转而采纳以黄帝命名的历法,即黄帝历。

此举意在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增强华夏百姓的民族自豪感。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