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步枪子弹(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简烜继续叮嘱了一些细节和原则,就宣布今天的会议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朱简烜起床洗漱用膳完毕,到承运殿升座。

朱简烜手下所有的工匠、弟子聚在礼堂中间,首先共同朝拜作为国王和老师的朱简烜。

然后所有人起立,在大典两侧站立。

未来留在北美的二百四十八个学徒走进承运殿,与将会留在北美的八个年轻工匠一起,再次向朱简烜行正式的拜师礼。

朱简烜要返回澳洲,这是来北美之前就确定的,所以准备登基大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返航了。

工匠和朱简烜的学生们,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拆解和搬迁实验设备和成果了。

在登基大典之前就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朱简烜专门过来,将所有的工匠、弟子、学徒们召集了起来,是为了跟未来留在北美的同伴们道别。

总计三十二个大工匠,一千零二十四个弟子和学徒,都希望继续跟着朱简烜。

但是北美的实验室和学校需要有老师继续讲课。

最终朱简烜决定采用轮换制,抽四分之一的工匠和学徒们留下,且以后每三年更换四分之一。

他们在北美继续教学三年,身份上就可以转为朱简烜的正式弟子,不再是普通学徒了。

所有学徒轮换一遍,已经是十二年之后了,到时候北美本体移民的孩子们,当地新一代的工匠们,也该成长起来了。

所以轮换结束之后,全部变成朱简烜亲传弟子的学徒们,就可以自行选择到什么地方长期工作了。

新的拜师礼完成后,朱简烜宣布中午在承运殿内外赐宴,三日后开始登船。

又过了五日之后,所有远航筹备工作全部结束。

咸宁三十七年十月三十日,西历1783年10月25日,朱简烜正式启程返航。

美利坚文武百官和贵族到码头送行。

从北美目前舰队中抽调十艘战列舰和二十护卫舰护航。

纳尔逊指挥的三级战列舰,库克指挥的一艘蒸汽明轮探索船,也都在舰队之中。

另外有二十艘武装商船,搭载远航所需的物资和人员同行,同时也作为遭遇海难事故的应急救援替换船。

远洋航行总一两艘船受损,将人员和物资转到有空闲的船上,最终损失就能尽可能降低。

但前提是船队规模够大,且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物资。

船队正式离开美平府第二天上午,在朱简烜就来时乘坐的长风号战列舰上,朱简烜再次召集了所有工匠和弟子。

开始验收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讨论下个阶段的科研方向。

最先拿出来说明的,是几种没有摆在现场的科研产品——火药。

朱简烜在去北美的路上,就给工匠和弟子们讲解了基本的化学原理,指出了硝化物的特性——适合当炸药。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工匠和弟子们在朱简烜的提醒下,做了很多次尝试。

把硝化纤维、硝酸甘油这两种最典型发射药原料做了出来。

同时利用掌握的化学原理,重新发现并提炼出了三硝基甲酚,也就是俗称的苦味酸。

特别是确认了苦味酸能够爆炸,较为安全而且威力惊人。

现场最年长的工匠宋问道,拿着一份火药相关的实验报告,递给朱简烜的同时非常感慨的念叨:

“实在是太惊人了,三硝基甲酚的爆炸威力,能够达到相同重量黑火药的十倍以上,破坏力堪称恐怖。

“硝化纤维作为发射药的话,能够释放出的能量,也至少是同重量黑火药的三倍以上。

“有了这种全新的发射药,能够将线膛枪的射程提升到一千米以上。

“有效射程至少也能提高到三百米甚至五百米以上。

“这真的是……令人震撼的发现……”

朱简烜翻着手中的报告,看着纸面上写出来的简单数据,心中也是颇为感慨的。

现在自己在两大类现代化学火药方面都有了技术储备。

一场军事装备上的革命即将开始。

近现代的军用火药,按照用途和相应的特性,可以分成炸药和发射药两大类。

炸药是用于攻击和破坏的。

所以要求燃烧尽可能猛烈,要求瞬间释放出尽可能多的能量,也就是爆炸威力尽可能大。

最典型炸药代表是三硝基甲酚(苦味酸)和三硝基甲苯(TNT)。

发射药是用来发射的。

要在枪膛和炮膛中燃烧,让枪膛内的空气持续膨胀到极限,并将子弹和炮弹推出去。

所以要求持续燃烧,在稍微略长的时间内,释放出尽可能多的能量。

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猛烈爆炸,降低对炮膛的损坏。

这样才能延长枪管和炮管的寿命。

现代发射药主要成分,基本都是硝化纤维(硝化棉、火棉)和硝化甘油这两种。

发射药和炸药这的特性南辕北辙,无法互换使用。

所以都必须要有。

威力猛烈的苦味酸较为安全,TNT更是可以说是非常安全,就算是被子弹直接击中也不会发生爆炸。

但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都都比较敏感,敲击和坠落以及高温都可能会引发爆炸。

所以需要额外的钝化和慢化工艺,降低发射药的敏感度。

在没有成熟的安定剂以前,使用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的子弹和炮弹,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所以现在工匠们虽然做出来了,也都没有直接往朱简烜面前摆。

朱简烜眼最先看到的东西,是几杆新型步枪和对应的子弹,以及这些步枪和子弹的设计参数和性能介绍。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