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0章(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文艺电影,是指那些不纯粹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而制作、不以夸张的电影特技和匪夷所思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关注一些深层思考如生命、人性、哲学,以形而上的方式关照电影本质与生命主题的电影。

文艺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灵活多变,有时候甚至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解构——或者干脆说文艺电影意在呈现一种思考的状态。

文艺片不是艺术片。

更多的文艺片,是需要引起人们共鸣的,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影片。

所以我觉得就算是之前没有看过文艺片的人去看一部文艺片也是完全不存在任何理解上面的问题的,因为人类的情感总是共通的。

文艺片这种东西吧,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是真的能够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的。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才是达到了一部文艺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

文艺片同时又是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

文艺片通过那特有的气息体现它的特有特点。

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更平实,更适于人们的接受习惯。

相对来说,我是觉得商业片这种东西有一些太媚俗了。

资本的触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这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东西,离开它你活不下去,拥抱它又随时会被吞噬。

可总有一片净土,哪怕在资本的触角内,却仍然坚守着一片净土,于我而言,文艺片正是这片净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文艺片。

大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为一些画面宏伟、情节激烈的电影买单,至少在我的印象中,仅有的几次去影院观看的文艺片,票房都不太好。

而我个人而言,更喜欢找个安静的、私人的地方独自欣赏,尤其是一部高质量的、倾心已久的文艺片。

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说不清,有时选择看一部文艺片也挺没思路的,比如看导演(王家卫、许鞍华)、比如看演员(梁朝伟)、比如看影评(《海边的曼彻斯特》、《海街日记》)。

当然也不见得每次的选择都是对的,但基本八九不离十,最终都是自己喜欢的……”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看文艺片的,我推荐大家都可以尝试的去看一看文艺片。

文艺片对于我来说,有两点是比较吸引的:

第一,文艺片中时不时冒出来的“文艺范的台词”。

逼格是相当的高,有没有!

哈哈哈,大家能够在网上搜到那些个性签名,基本上都是从文艺片里面出来的。

关键这些台词往往能深入浅出的讲清楚生活中的道理,当时就能给人一种顿悟的冲击,在我看来思想上的碰撞不亚于视觉上的特效。

第二,无论什么文艺片,好像都离生活特别近!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复杂,而文艺片的魅力在于将复杂的生活展示给观众看。

当你看电影的时候,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有些是你经历过的,有些是你正在经历的,有些是你身边人的经历。

不同于小说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艺片更像是演绎生活。

其实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我都会看到,但是大多数时候我看完电影之后,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我都不太记得电影的内容了。

可是只要是文艺片,我大多数还能够记得我在看文艺片的时候感受到的那份与众不同的感觉。

看《优雅的刺猬》时的那份抑郁、看《芳华》时的那份通透与遗憾和看《海街日记》时的温馨……

文艺片给人的冲击往往是持续而深刻的,这种影响就像电影里的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却日久弥香……”

“我似乎有很长时间没看文艺片了,因为无法忍受时光在缓慢的节奏中懒散成一团烂泥,但,终于经不住那傲慢的奢侈之诱惑,开始在几乎不动的镜头里沉溺。确切地说是沉溺在被平澹掩盖的若干细流般的情绪中,或者颓废或者尴尬,或者感伤或者安宁,或者寡廉鲜耻或者不明所以。文艺片的范儿,首先在极澹处,而极澹就是一种奢侈。

所以看文艺片的人,大多就是喜欢喝温水的人——因为舒服,且百无禁忌。

看电影说白了看的就是人生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追捧星爷的作品,除了无厘头之外,还有生活。

小孩子有喜羊羊或者熊出没这种看热闹层面的作品足矣。

有些工作压力大的青年无非是通过寻求刺激来放松。

而还有些喜欢慢节奏的,就是想看生活,尽管很多文艺片手法很玄乎,可要说的情感和问题都很实际。

大多数人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成《速度与激情》或者《碟中谍》,社会治安也不允许出现《古惑仔》那么嚣张跋扈的满大街砍人。

我们很多时候要面对的,是《岁月神偷》带给人的那种时光易逝,或者《阿飞正传》中年轻人自我找寻的迷茫。

文艺片的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微知着。

把日常的东西拿出来,一些细节进行放大和深度刻画,不禁让人感叹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