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宫廷惊变显阳殿之波澜再起(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养嗣堂传出胡延媚爽朗的笑声,无时无刻不刺激着高氏叔侄二人的神经。不甘心认输的高肇时刻寻找机会,准备对胡延媚、元怿集团施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对新近凸升起来的政治新星崔光,此人已和清河王元怿、领军将军于忠等人结成统一阵线,对高氏集团造成极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铲除。可惜,历史没有给予高肇这样的机会。

策立太子刚一年,恒州、肆州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山川大地,地动山鸣,经年不息。强烈的地震使房屋垮塌,压死压伤民众不计其数。皇帝对大规模的地震惊恐不已,派出官员赈灾恕罪,同时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太子薄德难孚人望所导致的上天警示。

皇帝依照治书侍御史阳固的建议,为太子组建一支由名重一时的贤臣构成的东宫属吏,为太子养德修身,匡正祛邪。为此,皇帝敕封中书监崔光为太子少傅,太子东宫聚集了各方面的专家人才,御史中尉王显升任詹事。刀剑侍卫侯刚任太子中庶子。为提高太子和崔光的人望,皇帝在东宫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仪式。

皇帝介绍人品学养令人钦佩的崔光,要未满四岁的太子向老师行跪拜礼。崔光恪守人臣之道,太子即未来的天子,大臣怎么敢接受君王的朝拜,崔光不接受这样的拜师仪式。

皇帝不许崔光推辞,命令太子再次跪拜,太子南面再拜,崔光仍然不受。詹事王显说:“太子拜师,出于至诚,我们东宫属官也和太子一起拜谢师傅吧。”东宫属官听了詹事的指令,跟在太子身后,齐普普地跪成一片。崔光北面站立,不敢应答,唯有转向西面,向皇帝跪拜,辞别太子而去。

东宫举行了这次盛大的拜师仪式,东宫属官尽都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年,北魏果然风调雨顺,畜肥粮丰。这年冬季,远在西蜀的益州却发生了变故。

北魏前军将军王足此时忘记了满足,破坏南北双方的和平协议,沿着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路线向南征伐巴蜀各州郡。

梁皇萧衍接到军情秘报,命令宁州(今云南陆良东北)刺史涪城人李略领兵抗敌。并许诺平敌后封李略为益州刺史。李略带领云南边民北上抗敌,击退王足,返回宁州后,梁皇萧衍对李略的功劳只字不提,更不用说提升为益州刺史的事了。李略为此牢骚满腹,抱怨皇帝说话不算话,平叛有功,还是被安置在这边界小州。这话被打小报告的人密报了南梁皇帝萧衍。

萧衍此时刚登上南梁皇帝的宝座,最害怕各级地方官员瞧不起他,一听李略居然咒骂皇帝,一怒之下,任命任太洪为宁州刺史,会同宁州司马等人秘密*处决了李略。

李略的侄儿李苗此时才十五岁(此人小时了了,成人更佳),见势不好,怆惶逃到益州,与故交密友益州主薄淳于诞一起,北出汉中,投奔洛阳。两人携带益州的军事地图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情报,向宣武帝元恪建议攻取益州的军事计划,并愿意担任西征平蜀的先锋和向导。

元恪一听有此天赐良机,询问众臣有何建议,司空元怿早就想将高肇排挤出朝廷,乘机启奏说:“平定西蜀非良将贤臣所不能为,而朝中孚人望而令敌人胆颤者,非司徒高肇莫属,请圣上任命高肇挂帅西征,平定西蜀。”

高肇自以皇帝舅舅的身份进入洛阳以来,寸功未建,全靠曲身奉迎登上今日的高位。所以被朝臣讥讽为“高肇身曲”,为改变这种看法,高肇也想一举平定西蜀,建立不朽功勋。所以挺直腰板说:“臣愿跃马扬鞭,扬我大魏国威。”

元恪也想让舅舅扯扯众大臣的眼球,欣然任命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领步骑军队十五万扫荡益州。

出征那天,高肇的坐骑骏马停在神虎门外,突然无故惊倒,跌倒在沟渠中,身上的鞍具破裂瓦解,随行将士都惊愕不已。部队进行到函谷关,高肇乘坐的战车无缘无故的突然车轴断裂,把高肇也摔下车来,跟随身后的甄琛忧心忡忡地说:“太尉是否就不用去西蜀了,这两次的凶兆都预示着此去不能平安归来。”

高肇朗然一笑说:“甄都督不要动摇我的军心,天命有归,岂信冥冥中之无稽。”慨然登车西行。部队出行到汉中,会合原已占领西蜀北方地区的益州刺史傅竖眼、安西将军奚康生一路南下,攻城掠地,直抵绵竹(今四川罗江)。眼看横扫益州成都指日可待。

前方喜讯传到洛阳的时候,已是年初,公元515年正月初十日,皇帝在西柏堂设宴,庆贺胜利。没想到文治武功皆平平常常的皇帝会有平定西蜀的一天,元恪洋洋得意,比中了六合*彩还高兴。

前方捷报传来,且是新春佳节,双重喜庆,群臣不停祝酒,歌颂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的英明领导。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