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接过改革接力棒之议定行次(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行次”“水德”议定,洛阳是众水环绕之地,迁都洛阳就有了充分的理论根据,为以后的迁都埋下伏笔。但拓跋宏就迁都一事仍十分慎重,反复征求李冲的意见。

李冲从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军事态势等各方面进行阐述,提供了几条意见,作为迁都的理论依据。

地理环境:平城地处塞北,天寒地冻,六月飞雪,风沙弥漫;这种地方建立的都城,已经与北魏声名赫赫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了。按照勘舆理论(风水学说),都城必须是兴旺王者之气的地方,前方势如潮涌,后方山环围护,虎踞龙盘,五岳臣服。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北魏的版图中,唯有邺城和洛阳可供选择。

人口状况:依传统儒学理论,皇帝是天子,百姓是子民,皇帝是舟,子民是水。按李冲的意思,当今皇帝是一条巨龙,平城这样浅窒狭窄的池子已经装不下这条巨龙了,拓跋宏非“池中之物”,必将遨翔九天,得有更广阔的空间让其发展。

李冲为啥用这样的春秋笔法呢?原来,自道武帝拓跋珪以平城为都城后,几十年来不断地从各地迁徙大量的战俘、牧奴、百工匠人、汉族知识分子,“外来户”聚居“京畿”,以“计口授田”的牧转农人员从事农业生产,供应平城官员、兵民的生活所需和六镇戍守的前线军粮。尤其是灭秦、灭夏、灭姑臧、灭北燕之后,平城的人口成几何数据般增长,官吏队伍更是日益宠大,粮食供应问题就慢慢凸现出来。

平城这个囤积粮食的“池子”,平时还能勉强保障供给,一遇灾荒年,放赈发粮,“池子”里就没有什么东西可捞了。当年就曾为此而有过迁都的动议。

以当时的交通工具,驮运粮食完全靠“明驼”运载,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沿途自然消耗多,更有无数的“耗子”在各地劫粮,造成的粮食成本不论从军事损失还是物力损耗上都是极其昂贵的。

再从军事态势上分析:平城的地理位置几乎与柔然接壤,北边只有六镇戍守一道防线,一旦柔然冲破六镇的防线,平城就完全暴露在柔然的铁蹄之下。若是柔然围困平城,那时整个北魏帝国的圣皇宗庙,祖宗灵牌,后宫女眷都将遭覆巢之灾。

当年世祖太武帝“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的英雄气概已成昨日黄花,后宫更没有花木兰,窦太后一类的女性可以担任女将军,率敌抗战。就是当时,平城也曾被柔然的铁蹄践踏。

更深刻一点说,随着鲜卑人种和汉、羌各族人口的杂交繁衍,此时北魏境内的人口再没有一支是“纯天然”的鲜卑狼崽,而是多了一些文静柔弱,少了一些狼性狂暴。

柔然如旷野飓风,呼啸而来,席卷而去,行踪飘忽,噬血成性,拓跋宏再要组织铁骑部队对付柔然的快速反应部队,已感困难。再要对柔然发动毁灭性的打击,喊几句口号可以,要倾全国之力,靠二万五千里长征去打击居住在穷山恶水的贝加尔湖畔的蠕蠕,北魏统治者真还得认真的掂量掂量。

还有最根本的一点:雄才大略的孝文帝拓跋宏随着国内战线的南移,他此生的终极目标是“打过长江去,统一全中国”,使拓跋氏成功地化蛹为蝶,成为中华民族的正统君王。这所有的因素都集中为一个焦点——迁都。

既然北魏的迁都成为势所必然,都城选址就成了首要问题。迁都的改革派又为此分成两派。

北魏都城的选择最终有两处,最近两百年来一直以都城的面貌称雄中原的洛阳和邺城,邺城是曹魏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地处黄河北岸,曹操曾据此遥控指挥汉室,羯胡石勒也曾据此称帝,前燕慕容俊曾在此登基。文成帝拓跋浚就曾经有过迁都邺城的动议。

另一派认为,邺城地处黄河之北,对南方的影响力自然不如洛阳,洛阳管控天下,靠水运就可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布帛,解决战争的后勤供应,而且以雄武过人的魏武帝,烈士暮年还壮心不已的曹操,最终还不是把都城确定在了洛阳吗?

北魏定下“行次”,应以水德,洛阳是中华传统文化河图洛书的肇祥之地,正是“水德”的集中表现,首选之地。这些优势,是邺城所无法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