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廷议弹劾(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早朝鼓声一过,文武百官按照各自品牒序列徐徐进入奉天殿,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一番流程走完才分列殿中。刘宇亮身为内阁首辅自然身居群臣首位。

这是刘宇亮出京之前最后一次参加朝会,朝会完毕按照惯例会被皇帝私下召见,奏对完毕便可以去内阁交接,走马上任他这军情督察事。这些事情都是已经定下的 ,虽然前途未卜,但朝会时的心情还是较为轻松的。

连日来朝会都是针对如何应对鞑子做各种议论,终于定下了由首辅督查军情这个折衷的方案,群臣满意,皇帝也满意。在 朱由检眼里,大臣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敢用命,这才是导致朝廷的政令被推诿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即位后,有相当大的精力都是用在思考如何能保证大臣不谋私利上。天下勤王兵马由卢象升统领,朝中又有杨嗣昌这样的大战略家坐镇,朱由检想不出除了不敢用命这个理由外,还呢有其他的原因。

所以,刘宇亮南下势在必行,他朝会上自请出京督查军事,使得朱由检茅塞顿开。不过,今日朝会他还有更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朱由检令太监宣读昨夜的军报。尖厉而刺耳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回荡,文武百官们竖着耳朵生怕遗漏了什么,防止奏对时出了差错。但听完之后顿觉匪夷所思,高阳城一个地方上的 小县城,是如何拖住多尔衮左翼军主力如此之久的?

很多人第一反应,这很可能是有人谎报军功,但转念一想,高阳弹丸小城,一没有朝廷朝廷大臣在此,二没有大军在侧。谎报军功与否,能拖住鞑子大军都是匪夷所思的事。

朱由检环视殿中文武百官,问道:“诸位臣工,都说说,你们都有何想法。”

皇帝话音方落,大臣们一阵窃窃私语。

杨嗣昌出班奏道:“赏功罚过,按成例去办即可!”

大臣们听到杨嗣昌如此建议,立即纷纷附和。朱由检不满的看了一眼杨嗣昌,这份军报他昨夜第一时间便命人抄送到杨府,并且在朱批中加以暗示,怎么今日却如此不开?

“臣亦有本奏!”

出班之人是大理寺左少卿范复粹。朱由检示意他畅所欲言。

“臣认为,高阳一战虽然尚未取得实质战果,但拖住多尔衮数万大军连日难发,为驻地勤王兵马北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实乃北虏入寇以来难得一次大胜,朝廷应当予以表彰,并且昭告天下!有功者重赏,有能力者提拔!”

朱由检大为点头,深以为然。范复粹这番进言简直就是为自己接下来的安排铺路,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这个小老头真是越来越招人喜欢了。敢进言劝谏的人朝堂之上有很多多,但既敢进言劝谏又能体察圣意的人可就凤毛麟角了。

“范大人此言不妥!”

出班发言者是礼部左侍郎薛国观,他上前一步,对御座上的朱由检行了一礼。

“启奏万岁,臣认为范大人所言不妥……”

薛国观自说自话,似乎完全没主意朱由检的逐渐冷下来的脸色。

范复粹反问道:“敢问薛大人有何不妥?”

“整件事不过仅仅是一封没有切实证据的军报,如果朝廷据此便定下赏功升迁,万一将来有不实之处,朝廷又该如何处置?”

还真如薛国观所说,群臣只不过是受到了皇帝的诱导才先入为主的认为此事定然不虚,可一旦有人挑明了其中的隐忧大家便又恍然大悟,纷纷符合此说极有道理。范复粹句句是站在朝廷公心的 出发点,薛国观指出其中的隐忧,是以他并不恼怒,而是用探讨的口吻询问。

“再敢问,依薛大人之见,朝廷该如何处置这封军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似有不妥吧。”

“有何不妥?待尘埃落地,赏功罚过又有何妨?若功劳实实在在,谁又能给抹杀了 ?”

朝廷原本也是有此成例的,薛国观如此建议大也无可厚非。但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却在百官中传来。

“薛大人如此,只怕是有私心吧!”

这一句话如同踩到了薛国观的尾巴一般,也顾不上君前失仪霍的转过身,搜寻那个说他私心之人。这也由不得薛国观不动怒,皇帝的喜好身为阁臣的他自是极为了解,最是痛恨臣下有私心,这人如此说等于是往他身上泼脏水,捅刀子。

薛国观的目光终于锁定在一个相貌奇丑的老头子脸上,一脸的麻癞看的他好似吃了苍蝇一般。他难受不是因为此人长的奇丑,而是因为此人的身份特殊。

这个糟老头子正是当今大明天子朱由检的老师礼部右侍郎张四知。

只见张四知干咳了一声,缓缓出班道:“薛相的心思能瞒得了万岁,却瞒不过老朽。”

“你 ,你把话说明白了!”

张四知一阵冷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