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陆明老家的小山村不过七十几户的样子,村民居住的房子大多是之前老式的吊脚楼,全都是依山而建,他家的老木房子也是如此,需要爬一个小山坡后才能进家门。
九十年代初,珠三角用工需求猛增,村子里的年轻人开始纷纷外出打工,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大多数人能吃苦耐劳,又能省吃俭用,所以多少是存了一些钱的。
那时的农村人有了一些积蓄,第一个念头就是建房子,在外面多少见过些世面的他们,对房子有了一定的要求,没有再重复建传统的吊脚楼,而是选择砖木结构,一楼砌砖房,二楼三楼还是木房,这种房子有两个好处,既沿袭了之前的传统,又改善了居住环境——一楼的砖房,可以建城里人才能用到的洗手间。
九十年代出去务工的村民,算是第一批打工者,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三四十岁,大多已经回老家,有条件的一些做点小生意,没有条件的就打点零工,在工地上干活,挣些辛苦钱,主业当然还是务农。
而像陆明这个年纪出去务工的,算是第二批的打工者,不管有没有赚到钱,大多数人的想法与第一批打工者有了变化,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活,对在老家建房没有多大的兴趣,目标是在县城买一套房。
陆明在村里来说算是特例,独一份,不但在珠市有房子,在老家还出资近两百万建了独栋别墅,当然这一切跟他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有关,有这个实力。
他们一行人风尘仆仆赶路,看见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过钟,别墅四周的围墙都有灯光点缀,里面更是灯火通明,坐在车子上的陆明能清楚的看见别墅的整体模样。
两百万真金白银投入建成的四层别墅,自然跟旁边砖木结构的房子有着天壤之别,说鹤立鸡群一点不为过,但又不像暴发户那样显得庸俗,反而给人恬静舒适的感觉,陆明和老弟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钱花得值。
别墅就建在公路边,此时围墙的大门是开着的,兴奋的小辉一脚油门就进了庭院,发动机的轰鸣声,惊动了房子里面的人,纷纷走出来就看。
没想到一下出来十几个人,陆明也顾不得骂小辉骚包了,赶紧下车打招呼。
首先是陆爸和陆妈,二老看起来精神矍铄,挺硬朗的,陆明放下心来。
接着是与几个舅舅、舅妈这些实在亲戚问候,还有好久没见的远房表亲,也看见了老兄弟王万银的身影,不过亲戚们很是热情地问候寒暄着,脱不开身的陆明只与他笑着点了个头,算是打了招呼。
好是热闹了一阵后,陆妈才笑着喊道:“外面冷,赶紧进屋暖和,几兄弟赶了一天的路,肯定饿了,进屋先吃饭。”
路上净是吃王忠敏买的泡面,陆明早就饥肠辘辘了,刚进屋,迎面扑来的暖风,顿时让他舟车劳顿的疲惫感消失一空。
还没等他问,王万银就笑着解释道:“你这房子全部都加装了地暖,冬天都不用开空调,跟春天一样暖和。”
挺好,陆明乐呵呵地除去身上厚重的衣服,就剩下一件衬衣,然后跟屋里其他人发烟寒暄。
昨天日子好,是陆明新家入伙办正酒的日子,但昨天恰巧是公司的年会,他和陆钊赶不回来,都是由陆妈在操持。
按照陆明老家的习惯,办酒要吃三天,正酒的前一天是请帮忙的人吃饭,顺便商量分工,总管、大厨、二厨、采买、洗菜、上菜、收礼等,每件事都有专人负责,正酒过后一天也要请帮忙出力的人吃饭,算是主人家感谢的意思。
今天陆妈摆了有四桌,除了家里的亲戚朋友,就是村里面的人,入伙陆明没有出半点力,当然要好生感谢别人一番,同时也收到好多夸奖,说他两兄弟出息了,这房子就算是整个县城来比,都是独一份。
牛气!
牛不牛气陆明不关心,只要陆爸陆妈高兴就好,不过从听到他们夸奖的话语,陆妈抑制不住的笑容,还有陆爸频频端起酒杯劝酒,就能够判断出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在他们那几桌里敬了几杯,陆明才回到王万银这桌,赶紧扒了两碗饭,肚子里有食了,才和桌上的表兄弟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喝酒聊天。
这顿饭吃到晚上九点钟就散了,陆明让小辉送远一点的几个舅舅他们回去,王万银和表哥王忠登有事要说,就留了下来。
陆钊在帮陆爸和陆妈他们收拾碗筷,打扫卫生,陆明想泡点茶给他们喝,却找不到茶叶,这虽然是他的新家,但也才是第一次来,什么都摸不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