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佛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回想着自己当时根本就未曾在意过,诸位师兄弟之间的论佛,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在自己痴迷于记忆佛经数量的时候,和自己修佛时间差不多的师兄弟们,在论佛中,已经论的是佛经经义了。

明白这一点,以为一直领先着所有师兄弟的无妄,心中更加黯然。以前自己怎么像是着了魔一样追求数量,而忽略了经文的本义呢!

论佛四境第二境:论义。

论义,顾名思义,论的乃是经义。如果说论文考校的是僧人对经文涉猎之广,那论义就是检验僧人对经文的研究之精。

论义虽然考校的是精,但是这个精,可以是对某一卷经书的精,也可以是某一品经文的精,甚至说,针对于某一句经文,也可以论义。

相对于论文,论义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死记硬背,更多的,是对经义的理解和感悟。当然,在其中必不可少会加入自己的看法,毕竟对于每一句经文,不同的的僧人都有着一些不同的见解。

论义论义,集思广益。相对来说,论义的胜负界限更加的模糊,或者说,论义境界的论佛,更主要的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经义修为。在论义中,大家把各自对经文的理解拿出来,相互交涉,相互了解,互相借鉴,以加深对经文更一步的了解。

因此可以说,论义一般都是关系较好的同门师兄弟,之间经常进行的友谊论佛。

当初初入少林的时候,黄昏和方丈悟白之间的论佛,勉强算是半个论义境界的论佛,黄昏对于五戒的理解和发问,说实话,就是论义。

之所以说是半个论义,那是因为黄昏在论义,而方丈悟白却在论理。

论理,是论佛的第三个境界,表面看上去,论义和论理都是对某卷或者某品经文的见解和感悟,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论义主要在经文的义,而论理,则偏重于经文的理。

经文之中代表的经义,对于不同的僧人们来说,虽然有稍微的不同,但是主要枝干,还都是来自于前辈们对经文的注解或者是师傅的讲授,其中包含自己见解的部分并不多。

论理不同,理指的乃是佛经之中蕴含的佛理,对经文的义可能大家认知是大同小异,但是对于理,从经文中自己收获的佛理,不同的僧人却有着不同的感悟。

论理的方式也不同于论义,论义可以随意谈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是论理不同。论理不止是要论证自己感悟的佛理,更要通过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其中能够论证论点的论据,自然不可能是空口白话、毫无根据的。

论据,需要引经据典,通过引用借鉴其他佛经中,自己认为与自己论点相关的经文,加以论证。也就是说,你要通过其他的经文来证明自己认知的佛理,就如同当初的悟白方丈,严格意义上说,其实在那场论佛中,黄昏是犯规的。

所以总得来说,论文,考校的是量,论义,考校的是精,而论理,则是即考校对佛经的涉及量,也考校对经文理解的精。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